更新日期:2025-9-11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危化品企业历来是高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停产期间也是如此,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设备设施老化导致安全条件下降,因责任不明、职责不清导致漏管失控等。为有效防范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滋生风险隐患,连日来,内江市应急管理局结合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精准摸排、精确研判、精细管理,以清单找问题、以台账促闭环,着力打通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管控路径。
摸清底数 防范风险
“由于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危化品生产企业自主停产情况时有发生,安全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内江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采用“清单+台账”的方式,对辖区危化品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
该局组建由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检查队伍,摸排收集了企业基本信息、危化品存储状况、设备维护记录等12类48项内容,建立停产企业“一企一档”电子台账,详细记录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等级、在岗人数、危化品数量等。截至目前,该局已排查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4家,涉及二甲醚、甲醇、汽油、柴油等6种危化品、5处重大危险源。
“有了详细的摸排清单,我们只需要根据停产企业实际情况逐项填写关键信息,在摸清停产企业底数的同时,能更高效地帮助停产企业查找现实风险、薄弱环节、问题隐患。”隆昌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表示。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检查人员深入四川百川通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等停产的危化品企业的生产车间、储存仓库、罐区等重点区域,采用“管道追踪查腐蚀、闸阀测试查灵敏度、储罐检测查密封性”的方式,仔细核查企业停产状态、危化品储存数量及种类、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压力表、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过期未鉴定,关键易损件未备存,停产方案专家意见未全部落实等问题,交由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分级管控 定制方案
“综合考虑到贵单位化工工艺成熟度高、危化品液位在合理区间、设施设备的安全附件定期检定等情况,风险评估小组评估后确定风险等级为蓝色,由资中县银山镇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常态化巡查。”在对资中县澳特气体有限公司的风险评估反馈会上,风险评估小组负责人说。
内江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等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停产企业危化品泄漏风险、设备老化隐患、人员管理漏洞等问题,按照“红、黄、蓝”三级风险划分标准,逐一评估企业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风险防控方案。
同时,该市将危险化学品尚未完全清空的高风险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指导服务力度,确保风险可控。
“目前市场上对二甲醚的需求极度萎缩,省内降价出售都找不到买家,跨省长途运输成本又太高,因此不划算。这剩下的5吨二甲醚该怎么处置,各位专家能否给出个主意?”长期停产的隆昌天邦新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诉苦”。
针对上述难题,内江市风险评估小组主动与该企业对接,核对工艺管道走向、检测停用管道质量、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后,围绕工艺、设备、作业、管理以及变更等方面开展全流程分析,为该企业提供了“外接管道燃烧+远程视频监控+专人定期巡查”的风险防控和处置方案。
四级联防 责任到人
“吕部长,这个季度的应急演练开展了吗?有外来拾荒人员擅自进入吗?”在四川省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装置设备拆除现场,威远县应急管理局和严陵镇经发办包联责任人按照四级联动监管机制要求,对该企业开展常态化巡查。
类似的巡查,在四川省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已持续一年有余。该企业在搬迁拆除过程中,面临动火、有限空间、高处等特殊作业以及员工队伍不稳定等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在各级各部门的专业指导和精细管理下,该企业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双零”目标。
内江市应急管理局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防+责任到人”管理机制,推动落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以及镇(街道)、村(社区)的排查责任。
该局还建立健全组织到村、排查到点、责任到人的巡查工作责任体系和常态化联动监管机制,明确每一家停产企业的市县两级监管责任人和镇村两级包联责任人,畅通问题向上反馈渠道、压力向下传导路径。
内江市应急管理局已为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提出人员值班值守、设备防腐、周界防入侵、安全警示标识更新、应急预案完善等方面的28项整改建议。下一步,该局将积极动员群众参与举报,对举报核查属实的依法给予奖励。